岳鼎配合著詢問:“什么是功德?”
“笑是功德,哭亦是功德。坐著是功德,站著亦是功德。”愛蓮回答時雙目一片清明,毫無迷茫之色,仔細(xì)觀察甚至能看見一顆蓮花種子正在發(fā)芽。
但岳鼎知道,她還沒有悟,因為道理是別人指出來的。
學(xué)得了知識,便失去了領(lǐng)悟的機(jī)會,知道的東西多了,領(lǐng)悟的東西就少了。
撇開買兇嫌疑不談,他知曉眼前之人為洛紅樓付出了許多心血,尤其是在成為股東后,為那些凄苦的失足女子提供了生活保證,以種種契約條例,讓她們能安享晚年。
要知道底層的風(fēng)塵女在年老色衰之后,往往會被青樓無情的拋棄,晚年落得孤苦伶仃,無人瞻仰的下場,而即便如此,也無人同情,旁人只會指著她的過去,罵她是罪有應(yīng)得,活該如此。
就沖著這一點,他便要盡一份心力,于是做當(dāng)頭棒喝:“善哉善哉,若言功德,禪友為這些青樓女子謀得一處容身之所,使她們衣食無憂,才是最是真正的大功德——何期自性,本自清凈;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;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?!?br>
不談機(jī)鋒禪理,而是直指本心和本行。
最初愛蓮提出修建寺廟,岳鼎否決了她的行為,指這并非是功德,然后大談修行的功德。
等到愛蓮明悟知曉什么是修行的功德,悟出處處皆可修得功德的道理時,他又轉(zhuǎn)回到實際行動上,擯棄了自我修行的那一套,重拾入世修行之理。
這便是“參禪之初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禪有悟時,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禪中徹悟,看山仍然是山,看水仍然是水”。
峰回路轉(zhuǎn),愛蓮一怔,陷入沉默,仿佛變成了泥塑雕像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